導讀:2021年10月30日,第18屆中國城市規劃學科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德國工程科學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吳志強院士發表主題演講“城鄉規劃學科發展年度十大關鍵詞(2021-2022)”,圍繞“什么是學科,為什么要舉辦學科發展論壇,本年度的學科增長點是什么、有什么規律”等問題展開探討,希望對城鄉規劃學科發展的最新動態做一個完整、系統的陳述。
主題演講人:吳志強(中國工程院院士、德國工程科學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
(本文為現場演講內容摘錄,詳細內容請關注《城市規劃學刊》2021年第6期)
我們這個論壇一直叫“學科發展論壇”,那么學科到底是什么,為什么要辦這樣的學科發展論壇?學科是一定科學領域或一門科學的分支,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發展論壇是探索、匯聚學科知識體系增長的焦點。
我們對1950年至今的全世界文獻進行了作者、關鍵詞的梳理,可以看到規劃學科的關注維度趨于多樣化,體現為新知識的融入與經典體系的傳承。我們持續跟蹤了中國從改革開放以來,城鄉規劃發展知識網絡的動態演進,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更新了近幾年的最新動態。
1978-2021年中國城鄉規劃知識網絡動態演進過程
階段一:改革開放初期
改革開放初期,規劃領域的研究更加關注于以下四個方面:城鄉規劃學本身的學術架構、經濟與區域、人口活動與價值、城鄉規劃學的工程內容。
階段二:改革開放第二個十年
中國城鎮化率達到30%的階段,出現建筑、環境、土地、空間、區劃等學科重點內容,旅游景觀也開始進入學科?!敖洕焙汀皡^域”研究熱點成為雙核心,與“大都市”和“產業”等相關研究熱點形成“經濟和區域”學科知識群落,“思想、方法、理論”的組團開始產生在群落邊緣。
階段三:跨入新世紀
歷史遺產、景觀成為獨立的群落,第一次出現環境生態的組團,持續關注產業、經濟、都市圈,形成了“區域和經濟”、“空間和設計”、“生態和環境”、“建筑和景觀”、“交通與技術”、“管理和法律法規”六大組團。
階段四:中國城鎮化關鍵拐點
呈現出“一核多群落”的結構,開始回歸經濟和技術,同時生態、人居環境可持續的比重越來越大,文化、歷史遺產持續占據重要地位。
可以看到關鍵詞的遷移、重組和變化不是孤立的,會受到社會經濟發展背景的不斷影響。我和我的小組再次聚焦這兩年的研究,把這些關鍵詞都進行了歸類,形成“城市與城鎮化、空間與場所、社區與健康、社會與公正、生態與基礎設施、經濟與創新、韌性與治理、教育與其他”八大組團。我們暫且隱去城市與城鎮這部分的核心內容,可以清晰地看到最新的學科探索點。
城鄉規劃學科發展十大關鍵詞(2021-2022年)
根據過去幾年的發展統計,結合大數據搜索與學者建議,我們正式提出2021-2022年城鄉規劃學科發展十大關鍵詞,分別是“氣候變化與雙碳、國土空間規劃學科整合、跨區域發展的動力與治理、社區與家園中心、鄉村振興與移民、城市數字化轉型、舊城更新與居民共享、建成環境與健康、防洪安全與韌性、線上教學與創新”。
關鍵詞一:氣候變化與雙碳
規劃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是國際學術界長期關注的經典話題,2019至今,學界對“碳匯”的關注顯著增長(基于突發性分析)。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的雙碳計劃,城鄉發展與規劃對于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二:國土空間規劃學科整合
這是學科的重要探索點和關鍵點,國土空間規劃的知識體系、土地使用,用地系統等關鍵詞受到大量關注,也在此基礎上延伸出對于“未來、效應、城鎮化、中國特色”等的思考。
關鍵詞三:跨區域發展動力與治理
區域性治理成為研究的關鍵點之一。上海推出五大新城,出現對跨區域的發展動力和治理的探索,京津冀、大灣區等地也開始做區域的聯盟??梢钥吹街槿窃诙虝r間內得到了區域研究領域的集中關注。
關鍵詞四:社區與家園中心
步行圈、生活圈等名詞出現了大量的增長,也出現了建成環境、步行移動等亞詞,我們可以看到核心的詞還是土地利用(Land Use)。社區家園中城市土地的復合使用,對于人的生活品質的關注變得極其重要。
關鍵詞五:鄉村振興與移民
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農村的建設和發展不僅著眼于基礎設施的完善、生態環境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動力機制、和發展目標的轉變。鄉村研究領域中,國際語境下的中國本土研究具有顯著的突出特征,貧富差距、空間分隔,就業和移民等都會對農村社區產生一定的影響。
關鍵詞六:城市數字化轉型
新一代“大智移云鏈”不斷推動“自然-社會-數字”的三元空間誕生。城市的數字化水平在這一過程中發生轉型,民眾的參與、治理變得非常重要。在數字化的背景下,我們開始思考如何應對城市的復雜性特征?如何建設公眾共同參與的人民城市?數字化在技術支撐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城市高頻治理水平,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與韌性提升。
關鍵詞七:舊城更新與居民共享
規劃過去的40年都是不斷擴張新區,而現在則愈發關注對城市整體生命的維護。值得我們關注的是:空間如何復合?如何在中國城市更新的進程中,進一步提升多元群體的社會公平與成果共享?如何讓百姓更加美好地生活?
關鍵詞八:建成環境與健康
公共衛生與環境屬于規劃學科最早關注的幾個維度之一,隨著技術的發展與事件的變化,近年來涌現了新的研究熱點?,F在我們有更多的大數據支撐研究,對于健康領域的研究可以更加的精到。
關鍵詞九:防洪安全與韌性
近期頻發的洪澇災害,讓人們越來越關注城市安全問題,我們可以結合城市規劃、城市治理做更多的探索。大象往北遷徙,鄭州水災等都不是簡單的、孤立的事件,我們應該從這些大的災害中總結更大的規律,將其與城市規劃的未來發展相結合。
關鍵詞十:線上教學與創新
過去我們從來沒有經歷過如此大規模的線上教育,我們認為線上教育與創新是未來的長期發展趨勢,也需要思考如何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規劃教育模式,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
今后,我們計劃以此作為學科發展論壇的一項品牌活動,每一年都向所有學者、學生發布學科前沿動態,每一次都把城鄉規劃學科發展的最新關鍵詞獻給大家。
文字整理:徐浩文,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碩士研究生
本文來自:城市規劃學刊官方微信公眾號


專題PPT,交流社群

數據教程,交流社群

僅限規劃管理工作人員加入
小編工具:無版權免費可商用圖片搜索 | 規劃行業搜索聚合 |
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 13132097@qq.com:規劃頭條 » 吳志強:城鄉規劃學科發展年度十大關鍵詞(202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