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兩國高度關注文化遺產和考古工作。中國政府強調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并持續聚焦流域環境,出臺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長江經濟帶等重大國家戰略。為積極響應“推進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就流域文化遺產,開展城鄉規劃、考古學等學科交叉的國際學術交流,因此召開“北京大學-劍橋大學流域文化遺產研討會”。本次研討會得到2021年度“北京大學國際戰略合作伙伴基金”項目資助。
會議時間
北京時間:2021年11月9日16:00-20:00
倫敦時間:2021年11月9日08:00-12:00
會議形式
直播鏈接:https://live.bilibili.com/23450335
主辦單位
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劍橋大學考古系
聯合主辦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流域空間規劃學術委員會(籌)
承辦單位
NSFC-DFG城鎮化與地方性合作小組(北京大學)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北京)
報告專家
王建新 教授,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
報告題目: 談談文化遺產保護的實踐與理念--兼論黃河流域文化遺產保護
專家簡歷: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首席考古學家、西北大學絲綢之路考古中心主任、陜西省絲綢之路考古中心首席科學家。主要研究領域: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中國秦漢時代考古、東北亞地區考古、絲綢之路考古、游牧考古、佛教考古、文化遺產管理與保護規劃。
Marie Louise Stig S?rensen 教授,劍橋大學考古系
報告題目: The roles ofrivers in prehistory (河流在史前的作用)
專家簡歷:劍橋大學考古系史前歐洲和遺產研究教授、萊頓大學青銅時代研究名譽教授;劍橋遺產研究中心主任、劍橋遺產研究中心成員;研究領域為文化遺產、遺產管理。因為其對文化遺產的杰出貢獻,榮獲歐洲考古學家協會(EuropeanAssociation of Archaeologists,EAA)頒發的“歐洲文化遺產獎”(European Heritage prize)。
霍 巍 教授、院長,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報告題目: 三星堆考古與歷史文化遺產
專家簡歷:四川大學杰出教授、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考古文博學院院長、四川大學博物館館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長期從事中國考古學,博物館學、文化遺產學研究。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第七屆、第八屆學科評議組成員,考古學學科組召集人之一。
Liliana Janik 博士、副主任,劍橋大學劍橋文物研究中心
報告題目:Riverlandscapes: metastable ecosystems and ontological security in the past and thepresent (河流景觀:過去和現在的亞穩態生態系統和本體安全)
專家簡歷:劍橋文物研究中心副主任、劍橋大學格頓學院會士。負責日本和俄羅斯的相關研究項目。研究領域包括展覽策劃、視覺文化、考古理論、文化遺產,尤其是景觀遺產。最新著作是《Archaeology of Seeing: Science and Interpretation, the Past and Contemporary Visual Art》。
趙賓福 教授、院長,吉林大學考古學院
報告題目:遼河流域的青銅文化
專家簡歷:吉林大學考古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考古學會考古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新石器時代考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研究領域為中國史前考古、漢以前東北考古。已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40余項,出版《東北石器時代考古》、《中國東北地區夏至戰國時期的考古學文化研究》等學術專著8部,發表專業學術論文150余篇。
特邀嘉賓
石 楠,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秘書長/常務副理事長、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
趙中樞,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原副總規劃師
Dacia Viejo Rose,劍橋大學考古系副教授、劍橋遺產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 昀,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副部長
沈睿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教授
呂 斌,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
馮長春,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會議負責人
汪 芳,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德中心NSFC-DFG“城鎮化與地方性合作小組”組長;故宮研究院客座研究員;3個SSCI/SCI期刊的編委、副主編。從“城鄉文化遺產的地方性與適應性”角度,開展遺產保護與更新,旨在推動文化遺產價值傳承與城鄉協同可持續發展。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住建部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等。
張劍葳,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助理教授,副院長,文化遺產學系主任、北京大學考古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副主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北京)中心常務副主任、山西省古建筑與彩塑壁畫保護研究院副院長(掛職)。研究方向為建筑考古、建筑歷史與理論、文化遺產保護。獲得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青年成果獎。
聯合主辦單位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流域空間規劃學術委員會,聚焦流域城鄉空間的規劃學術問題,從流域區域系統、城鎮村落、地段建筑等不同空間尺度,統籌協調流域中“城-水”關系,生態環境與人居環境的關系,以及城鄉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的關系等。目前已獲批成立,在籌建中。秘書處設在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
承辦單位信息
NSFC-DFG城鎮化與地方性合作小組(北京大學),是經中德科學中心批準、由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德國科學基金會共同資助,研究中國黃河-德國萊茵河流域的基礎平臺。由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汪芳教授擔任中方組長。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北京),是在發展中國家建立的第一個遺產保護領域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類機構,由北京、上海、蘇州三個分中心組成。北京分中心現任主任為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沈睿文教授。

專題PPT,交流社群

數據教程,交流社群

僅限規劃管理工作人員加入
小編工具:無版權免費可商用圖片搜索 | 規劃行業搜索聚合 |
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 13132097@qq.com:規劃頭條 » 今日直播:北京大學-劍橋大學流域文化遺產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