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則來自國匠城,規劃師成長學社的文章:
小編:本周規劃師成長學社的專題為“EOD模式”。今天分享的內容主要有:流域保護治理與綠色高質量發展規劃案例,“流域治理+片區開發”計劃,生態產品價值的實現路徑與指標體系。
EOD模式落地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流域治理+片區開發”,今天“規劃師成長學社”分享了兩個相關案例,以及生態價值實現的路徑分析,分享內容如下:
流域保護治理與綠色高質量發展規劃案例
關鍵詞:流域保護治理、綠色高質量發展、系統修復
主要內容:
規劃按照“管控、治理、修復、綠色、制度”的保護與發展總體思路,致力于將流域打造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生動實踐的樣板典范。
總體管控:發揮國土空間規劃管控的基礎性、長遠性重要作用,規范生產生活行為、保護自然空間。
綜合治理:防治、修復、管理多管齊下,系統解決環境污染、生態保護修復問題。
系統修復:統籌推進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安全,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種生態要素的協同治理。
綠色發展:將生態環境建設與生態產業有機銜接,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動生態要素融入和支撐經濟發展,促進特色產業綠色發展。
完善制度:謀劃省市縣聯動、兩縣一體的工作機制和推進機制,明確責任、形成合力,推動保護與發展綜合管理。
“流域治理+片區開發”計劃
關鍵詞:流域系統治理、片區開發
主要內容:
進一步梳理明確“十四五”期間需要實施的項目,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措施準,行動計劃做為年度工作任務清單和責任清單,確保流域系統治理重點項目和片區開發建設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提出了流域系統治理30大項目,片區開發建設5大工程,治理管護10大措施。
生態產品價值的實現路徑與指標體系
關鍵詞:生態產品價值、生態產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主要內容: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核心內涵是隱性的生態產品價值的顯性化。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有兩種邏輯,一種是“轉化”的邏輯,一種是“保護”的邏輯。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有兩種不同的路徑:一種是市場化路徑,另一種是政府調節路徑。
從產業規模、產業變化、產業結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程度、產業關聯等5個維度構建了生態產品第四產業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
您現在看到的是 Upnews (規劃頭條)博客文章,點擊查看原文鏈接 >>>
本站作為自然資源與規劃行業博客網站,僅記錄與自然資源與規劃行業相關信息,方便大家查詢閱讀


專題PPT,交流社群

數據教程,交流社群

僅限規劃管理工作人員加入
小編工具:無版權免費可商用圖片搜索 | 規劃行業搜索聚合 |
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 13132097@qq.com:規劃頭條 » EOD模式下“流域治理+片區開發”案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分析